如今,数字化金融日益普及,各类金融诈骗手段也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瞅准人们对金融监管政策不熟悉的漏洞,精心设计骗局,让不少人深受其害。近期,就发生了一起冒充国家监管工作人员以“调整利率”为由实施诈骗的案例,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杨某曾接到一位自称“国家监管工作人员”的来电,对方称其支付宝借呗、花呗利率过高,需要进行“统一调整”。在对方一番诱导下,杨某按照要求进行了转账,可结果却是利率没改成,还因为对方所谓的“返还资金”,被引导在其他借款平台借了新的贷款,背上了额外的还款义务。这起案例并非个例,此类冒充监管人员的诈骗,往往披着“合规”的外衣,让人防不胜防。

省呗深入剖析骗子的套路,发现其环环相扣的伎俩。首先是身份造假与权威施压,骗子会冒充银保监会等国家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利率违规”“政策调整”等专业术语制造恐慌氛围,让用户相信如果不配合就会受到处罚。他们正是抓住了人们对权威部门的敬畏心理,以及对可能面临处罚的恐惧,从而一步步突破用户的心理防线。

其次,在获取用户初步信任或制造恐慌后,骗子便实施转账诱导与连环陷阱。他们以“调整利率”为借口,要求用户向指定账户转账,一旦转账失败,又会以“限额无法退回”为由,引导用户从其他借款平台贷款来“返还资金”,实则是让用户背负新的债务。这种连环操作,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更深的财务困境。

然后,骗子还巧妙利用了信息差。多数用户对金融监管政策的细节并不熟悉,骗子便借此模糊概念,将“违规操作”包装成“合规要求”,让用户难以分辨真假。正是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使得骗子的骗局能够屡屡得手。

作为正规信贷平台,省呗一直将用户的资金安全放在首位,利率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公开透明且可在APP内随时查询。面对此类诈骗案件,省呗明确表示,国家监管部门不会通过电话要求用户转账“调整利率”,所有政策通知都会通过官方网站、正规媒体发布。同时,省呗的利率调整仅通过APP内系统更新,无需用户操作转账,更不会引导用户下载其他平台借款“配合调整”。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防范此类诈骗,省呗总结出以下反诈指南。

凡是自称“监管人员”来电提及“转账”“贷款”等要求,要直接挂断并拨打110核实。因为国家监管部门有着严格的工作流程和规范,绝不会通过电话要求用户进行此类操作。

金融平台的利率如有调整,会通过官方渠道提前通知,不会用“紧急操作”“秘密处理”等话术施压。如果接到此类带有压迫性的通知,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相信。

遇到“账户异常”“关联网贷”等说法时,要通过平台官方客服核实,切勿相信陌生号码的“指导”。官方客服的联系方式通常在平台的官方网站、APP等正规渠道可以查询到,通过这些渠道核实信息才能确保安全。

金融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面对各类金融诈骗,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来电的要求,不随意向陌生账户转账。省呗也将继续坚守合规经营的原则,为用户提供安全、透明的信贷服务,同时积极普及反诈知识,与大家一同筑牢金融安全的防线。让我们携手提高反诈意识,共同抵制金融诈骗,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