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来梳理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成就和新进展。
“地盘够大”:我国首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整合120多个自然保护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生命的摇篮”:三江源国家公园内,藏羚羊种群恢复超过7万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野生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增长到70只和80只左右;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
“绿色肺叶”:国家公园拥有大面积的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固碳释氧能力巨大。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几近灭绝的海南长臂猿成为全球长臂猿中唯一持续增长的种群。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了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成为全球同纬度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基因库。
“守护者联盟”:第一批国家公园优先选聘近5万名当地居民任生态管护员,另外新的国家公园候选区“新成员”在路上,将会有更多人从中受益。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杨锐表示,生态保护只有让全民共享,生态保护才真正有意义。全民共享,老百姓确实从国家公园里头直接受益、间接受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表示,国家公园提供了很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像水涵养、碳固定、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对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国家公园是国家的最美河山,是大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