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制造业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经过严谨细致的筛选与评估,正式公布了重庆市制造业领军链主链核链创企业(机构)培育清单。重庆恒都农业集团凭借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出色表现成功入选,成为全市该行业仅有的3家上榜企业之一,这一荣誉是对恒都农业集团多年来深耕产业、创新发展的高度肯定,即便时间已经过去一段,其影响力依旧在行业内持续发酵。
重庆恒都农业集团自2009年创立以来,便锚定了打造肉牛全产业链的目标,以坚定的步伐和务实的态度稳步前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精心布局,如今已构建起一套完整且成熟的产业体系,涵盖了从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到种牛繁育、肉牛养殖,再到电子交易、屠宰加工、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以及科技研发等多个关键环节,各环节之间紧密衔接、协同共进,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合力。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恒都农业集团展现出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执行力。为了确保规模化养殖有稳定的饲料供应,集团在重庆丰都、河南泌阳、内蒙古赤峰三大核心基地精心布局了3座标准化饲料加工厂,年加工肉牛饲料量高达20万吨。同时,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与当地农户展开紧密合作,共同种植玉米、牧草,不仅实现了原料的本地化采购,降低了运输成本,还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让农户与企业实现了互利共赢。在肉牛养殖环节,恒都打造了规模化的肉牛育肥网络,在三大基地共建成6个万头以上的标准化肉牛育肥场,常年存栏肉牛数量达到15万头。集团采用“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育肥”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从源头上保障了肉牛的品质和生长效率,为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安全的牛肉产品。
此外,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恒都配套建设了3座屠宰厂和9座精深加工厂,年屠宰能力达30万头,精深加工产能为50万吨。通过高效的冷链物流和协同的供应链体系,产品系列丰富多样,横跨热鲜冷鲜、冷冻加工、卤味熟食、休闲零食等10大类共1000余个品种,实现了牛肉产品的全方位覆盖,同时还带动了包装、检测、仓储等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恒都农业集团深知这一点。集团依托中国肉牛行业首个博士后工作站,组建了“恒都科技研究院”,汇聚了50余位博士后等高端人才。同时,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技术研发与创新。在牛骨、牛血等牛副产物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相关产品的量产,并拥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为整个肉牛产业的技术革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此外,恒都农业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将绿色制造理念贯穿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行“种养结合”模式,流转1.5万亩土地种植牧草,并建立工业化粪污处理体系,通过“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技术将牛粪转化为有机肥,牛尿用于沼气发电,年处理粪污超过30万吨,有机肥料反哺牧草种植,减少化肥使用量30%以上,形成了“牛 - 肥 - 草 - 牛”的资源循环链条,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
入选重庆市制造业领军链主链核链创企业,对恒都农业集团来说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即便时间已经过去一段,但这份激励依然让恒都倍感振奋。未来,恒都将继续秉持创新与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和技术创新优势,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添砖加瓦,为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