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后,总伴随着伤痛与无奈,但也不乏治愈与喜悦。

当41岁的吴女士,在保胆术后4年后,再次踏进四川结石病医院,拿着胆囊B超复查结果,她欣喜地向我们讲述起她的保胆故事。

4年前,家住郫都的吴女士胆结石突然发作,一心想要保胆的她至今还记得来院初诊时的场景。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保胆培训基地主任、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何明刚主任表示,保胆是要科学的保,通过检查评估,如果胆囊还有功能,符合保胆指征就可以保,如果胆囊已经没功能了,该切还是要及时切。

医生简介_平台_何明刚.jpg

因为治疗及时,检查结果显示吴女士的胆囊功能良好,符合保胆取石的指征,专家成功为她取出结石。术后,她恢复得很快,第二天便能下床活动,这令她又多了一分欣喜。

谈起这4年的日常生活,她话语中充满了感激。如今过来复查,医生都说胆囊很好,保胆4年来,结石都没有再生过。

吴女士.png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保胆?

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何明刚主任指出,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了胆囊的重要性。普外科鼻祖裘法祖院士曾明确指出,必须“重视胆囊功能,发挥胆囊作用,保护胆囊存在”。随着医学界对胆囊功能重要性的重新定义,和胆囊切除术施行几十年来的种种弊端,让医学界众多专家学者对“保胆”的研究从未停止,保胆取石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

1757055261414643.jpg

“由我国著名的保胆取石第一人张宝善教授,于90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的保胆取石技术,历经近30年的迅猛发展,已趋于成熟并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何明刚主任介绍道,目前全国已有500多家专业医疗机构开展了这一先进术式,从循证医学上证明了保胆取石手术的效果与安全,帮助广大胆结石患者避免了盲目切胆所带来的弊端。

作为具备区域影响力的专业结石病医院,四川结石病医院从事保胆取石临床研究与实践已15年,走在了保胆取石的第一梯队。截至目前,医院肝胆外科已成功完成微创保胆取石手术超数万例,手术完成数量、质量,在四川地区独占鳌头。

2024年3月23日,四川地区首个中国医师协会内镜保胆培训基地正式落户四川结石病医院,该基地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规范、全面的保胆手术技能操作培训及指导,提供了一个保胆取石人才培养、临床科研深化的重要基地,为中国内镜微创保胆事业的不断壮大贡献了力量。

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