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5厘米的生姜状结石,一个被忽视的腰部隐痛信号,一时的拖延和一个错误的选择,最终导致68岁的周大爷永远失去了一颗宝贵的肾脏。四川结石病医院近日接诊的这个真实案例,为所有肾结石患者敲响了健康警钟。

生姜样结石.png

从患者周大爷右肾取出的“生姜”状结石

2024年1月,周大爷突感右腰隐隐作痛,但因症状较轻而并未在意。同年11月体检被查出“右肾结石”后,面对医生的手术建议,老人选择了自行服药排石。“我当时觉得吃药就能好,就没有做手术。”回忆过往,病床上的周大爷难掩悔意。

日前,周大爷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四川结石病医院寻求治疗,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右肾无功能、右肾铸型结石并右肾积水、泌尿感染。面对这样的结果,国际尿石症联盟(IAU)委员、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常立高教授不得不为周大爷实施了“后腹腔镜右肾切除术”,并从切除的肾脏中取出一颗形似生姜的铸型结石。

泌尿常.jpg

“这颗结石就像混凝土浇筑在肾盂里,不断伤害着患者肾脏。”常立高教授痛心地表示:“如果早点手术的话,患者的肾脏完全有可能保下来。”

“与周大爷类似,许多患者对肾结石存在认知误区,认为症状不明显就可置之不理,或是认为结石都能靠吃药排出来,殊不知这些误区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常立高教授表示,拖延治疗很可能会使病情不断地加重,进而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结石如果长期存在于肾脏里面,持续地摩擦、刺激肾脏,可能会引起肾脏反复感染、尿脓毒血症、肾周围炎、肾周围脓肿、肾积脓等。

泌尿外科团队.jpg

不仅如此,结石久拖不治,一旦造成泌尿系统梗阻并引发肾积水,严重的就可能导致肾实质损伤、肾萎缩,甚至肾功能的丧失、尿毒症、肾衰竭等,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四川结石病医院泌尿外科常立高教授提醒:结石患者应遵循“患病常复查,病起及时治”的原则。对于没有症状的人群,每年到医院有针对性地做一次相关泌尿系统的超声检查,是发现结石,避免因结石导致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不能觉得不疼或者症状较轻就不管不治。而一旦出现结石病症状要尽早到医院检查,症状明显更要及时有效地治疗。

6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