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拥有最忠实可靠的“队友”,这个“队友”不仅智商高、行动快,还自带“超能力”。

每当灾难来临,他们总是第一时间穿越“死亡禁区”,并肩作战,守护生命。他们就是——消防“训导员”和“搜救犬”。最近,他们迎来了一场大比武。

10月24日—28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第八届消防搜救犬技术比武竞赛在位于四川成都的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举办。来自全国的41支代表队、410名指战员携328头搜救犬齐聚赛场,展开激烈角逐。

现场“选手”的每一个动作可谓是行云流水、英姿飒爽、又萌又猛,让人看得目不转睛,甚至得努力克制想上手去撸一撸的欲望......这些“汪汪队”怎么就那么专注、那么认真、那么有本事呢!

四大核心比试科目:单犬服从、箱体搜救、野外搜救和废墟搜救,还原真实救援场景。国家消防救援局特种救援司水域救援处高级工程师熊伟介绍,本届比赛还在往年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

1.搜救犬确认搜到被困人员以后,要求持续吠叫20秒。这一点与国际搜救犬的技术要求相一致;

2.野外搜救科目设置了两名被困者,要求搜救犬在4万平方米的搜索范围之中持续作业和搜救。

太难了,考4门,要求还这么高,能做到吗?

接受国家应急广播专访的训导员们普遍表示,相信自己的战友!因为现实往往比比赛更难,通过比赛磨砺技巧,优化战法,才能提升下一次应急抢险的能力。

经过5天大比武,各科名次已经揭晓。我们采访了一位“单科状元”,一起看看他们背后的故事和使命。

“最信任的战友”

同甘共苦 分享荣誉

来自云南消防救援总队的训导员王坤和搜救犬三丰已经并肩作战5年了,他们荣获了本届比赛“废墟搜救”科目的冠军

王坤介绍,三丰是一只马里努阿犬,今年6岁了,从2021年开始服役。

为什么叫三丰?王坤笑着解释,因为它的性格很活泼,每天要给它做三次释放训练,相当于出来“疯”三次,所以取了一个谐音“三丰”。这只活力满满的搜救犬执行过多次搜救任务,战功赫赫。

密林搜寻 救出驴友

2022年5月,13名驴友在云南大理苍山上走失,王坤带着三丰配合当地救援力量,经过两天一夜的时间,成功把所有驴友解救出来。

王坤回忆,当时持续降雨,搜救人员担心可能会引发山体滑坡,或者失联人员发生失温等危险情况,因此必须马上找到他们。“云南这边高山密林,只靠我们或者无人机来找的话,容易被很多高大植物遮挡造成遗漏。而搜救犬可以在雨林中根据走失人员的残留气味辨别他们行走的方向,比如一个路口应该往左还是往右?它能给我们提供帮助和指引。”

山体滑坡 定位被埋人员

2024年1月22日凌晨,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突发山体滑坡,44人被埋。现场滑坡体平均厚度8米,最大埋深达15米,救援人员在上万平方米的坍塌体上搜救失联人员。

△王坤与三丰在云南镇雄“1·22”山体滑坡现场搜寻

“那几天特别冷,还下着雪,救援环境相当恶劣。”王坤回忆说。到达现场后,王坤与三丰持续奋战了五天四夜,成功定位到6具遗体的位置。

“当时滑坡的体量太大了,三丰几乎没歇过。只要挖机刨出一点空间,我马上让它上去嗅探。我能从它的兴奋程度和吠叫快慢看出来,下面是真的有人还是只是气味残留。”王坤说,夜晚山上寒风刺骨,他几乎没合过眼。“虽然都说犬是怕热不怕冷,但那几天真的太冷了。我很担心它,所以我把它拴在身边,拢一堆火取暖。”搜救结束返程的时候,三丰的脚上、身上都被碎石和荆棘划伤了。“它自己找了一块石头,累得靠在石头上睡着了。”

由于表现出色,三丰在云南镇雄救援任务中获得“二级功勋犬”的称号。

△神气十足的三丰荣获“二级功勋犬”

在日常生活里,三丰有时候也会表现出小孩子的模样,喜欢围着王坤撒娇,王坤也会拿出好吃的或者玩具奖励它。“你对它100%的付出,它会回报你120%,甚至更多。”

王坤和三丰是训导员与搜救犬千千万万个故事中的一个缩影,在这次比赛里,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汪汪队”秀出亮眼表现。不仅是对消防搜救犬队伍训练成果的“大检阅”,更是各队伍交流提升的“大平台”,将推动全国消防搜救犬救援水平整体提升。

“最忠诚的一生”

不忘使命 永在一线

提到消防搜救犬,有些人可能会把它们和警犬弄混,虽然都有“编制”,但他们的工作和使命截然不同。

警犬:侧重治安巡逻、缉毒搜爆、追踪罪犯,是“安全卫士”。

搜救犬:专攻灾难救援,在倒塌建筑、地震废墟、山野迷途等场景中定位被困者,是“生命雷达”。

搜救犬的“超能力”

嗅觉:比人类强10万倍,能探测到深埋地下数米的生命体征,甚至通过衣物纤维、汗液定位被困者。

敏捷:穿越狭窄缝隙、尖锐瓦砾,抵达人无法深入的危险地带。

耐力:能够在高温、暴雨、余震中,连续作战数小时。

△图源:中国救援云南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

从幼犬到“战士”的蜕变

搜救犬常见犬种有马里努阿犬、史宾格犬、昆明犬、拉布拉多犬等。

一头合格的消防搜救犬,需从小经过多种考核筛选,再经历2~3年“魔鬼训练”。

专业训练:服从性训练,学会“坐”“卧”“停”等指令;

专业科目训练:废墟搜救、野外搜索、气味追踪等;

人犬默契训练:训导员与搜救犬需建立高度信任,一个手势、一声指令,就能协同作战。

退役

一般8-9岁退役,退役后,由训导员或爱心家庭领养。

致敬最萌“守护者”

中国救援云南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专业技术干部段朝华介绍,搜救犬经过专业训练,在不同的救援场景里发挥着仪器无法替代的作用。比如探测器,对动物也会有反应,但搜救犬可以做到只对废墟下面的人体气味产生示警反应。对于不同的犬种特点,也应用于不同的场景。

对训导员来说,搜救犬不是宠物,更不是附属品,而是并肩作战的伙伴和战友。如果在救援现场看到他们的身影,应做到不打扰、不投喂,让他们专注救援。

毕竟,每一次俯身搜寻,都是对生命至上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