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在“麒麟遨天·共承长”中国操作系统产业大会上,联想开天信创PC凭借与银河麒麟V11操作系统的深度协同优化,实现了“9秒开机、2秒唤醒”的里程碑式突破。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其核心硬件支撑——飞腾D3000M处理器的技术赋能。作为飞腾首款面向笔记本电脑设计的国产移动处理器,飞腾D3000M以性能、生态、安全三位一体的创新架构,不仅为国产信创设备提供了“好用”的硬件基础,更重塑了全球移动计算市场的竞争格局。

一、技术突破:重新定义国产移动算力标准

飞腾D3000M的硬核性能直接推动了信创设备的体验跃升。其采用8核8线程设计,主频超2.9GHz,集成LPDDR5x内存控制器与PCIe 4.0高速接口,SPEC2006实测单核整型43.5、浮点49.9,多核性能较上一代提升3倍以上。这种性能优势在联想开天X1 Carbon的“9秒开机”中得以具象化——通过飞腾D3000M首创的四阶缓存架构(L1 512KB指令/数据缓存、L2 4MB动态分区、L3 4MB + 独占L4 4MB构成8MB后端池),系统实现了纳秒级数据调度,显著优化了BIOS加载、电源管理、驱动加载顺序、系统服务启动流程和常用软件冷启动等多个环节。

不仅如此,飞腾D3000M通过异构架构设计和DVFS动态调频技术,将TDP控制在18W,使X1 Carbon在980g超轻机身下实现超6小时续航。这一能效表现不仅碾压传统国产竞品,还彻底打破了“国产芯片高功耗”的刻板印象。此外,飞腾D3000M集成的高性能GPU支持4K 100% DCI-P3色域输出,而X1 Carbon基于飞腾在芯片层面优化显示接口协议,联想开天同步开发专属屏幕驱动算法,双方联合打通“芯片-屏幕-系统”的色彩链路,使得2.8K OLED屏的流畅渲染成为可能。

二、生态协同:从“被动适配”到“主动共创”

生态匮乏曾是国产芯片的最大短板,而飞腾通过与联想开天成立联合实验室,在X1 Carbon研发初期即同步优化芯片参数与整机设计,开天则基于芯片特性定制三明治散热结构,最终将主板面积压缩25%。这种深度协同直接撕碎了“自主芯片必然拖累轻薄设计”的行业谎言,为信创设备树立了“技术协同”的新标杆。

在软件生态层面,飞腾D3000M依托PhyFusion桌面融合平台,可在国产系统下无缝运行Windows、Linux、Android三大生态应用。目前已有3000余款主流软件(包括CAD和视频会议工具)主动适配X1 Carbon,形成“芯片托底性能、整机带量吸引开发者”的良性循环。

三、战略价值:从国产替代到全球竞争

飞腾D3000M的商用化标志着国产CPU战略的质变。其市场表现已超越单纯的政策驱动:联想、长城等18家厂商的快速跟进,证明其具备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产品力。在安全领域,飞腾D3000M搭载的PSPA 2.0安全架构和硬件级PhyTee可信执行环境,不仅满足等保2.0和可信计算3.0要求,更为政务、金融等行业提供了“本质安全”的算力底座。

飞腾D3000M与联想开天的合作模式,不仅展现了国产芯片与整机的深度协同能力,更证明了信创产品已具备高端化、市场化竞争的实力,而这正是中国信创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飞腾D3000M的成功绝非偶然。从助力联想开天刷新信创PC启动速度纪录,到重构国产移动芯片的性能标准,再到引领“芯机协同”的生态革命,其价值已超越单一产品范畴。当飞腾D3000M在2.8K OLED屏、碳纤维机身和银河麒麟V11的严苛需求下依然交出满分答卷时,国产计算设备“好用”时代的序幕已被真正拉开。这一历程证明——唯有芯片、整机、系统三者的深度耦合,才能将技术参数转化为用户体验,而飞腾D3000M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