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铭博思团队新研究登《循证医学杂志》:通心络胶囊为急性心梗治疗注入 “心” 力量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威胁国民健康的 “头号杀手” 之一,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和高治疗成本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近日,北京国铭博思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健康经济学团队联合国内多中心专家完成的研究 ——《通心络胶囊对比常规治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成本 - 效果与成本 - 效用分析》,正式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循证医学杂志》)。这项研究不仅为通心络胶囊在急性心梗治疗中的价值提供了坚实证据,更填补了中药辅助治疗该疾病的卫生经济学研究空白。
一、研究背景:为什么要关注急性心梗的 “性价比”?
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 ST 段抬高型心梗,STEMI)是冠心病中最危急的类型,我国每年因该病产生的医疗负担高达数百亿元。2020 年数据显示,我国急性心梗患者单次住院费用平均达 3.02 万元,占全部缺血性心脏病住院费用的 29.6%。
虽然常规治疗(如介入手术、抗血小板药物等)能挽救生命,但长期复发风险和治疗成本仍是难题。通心络胶囊作为经典中药复方,此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其在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血管事件中的效果,但 “疗效好” 是否意味着 “成本高”?这一关键的卫生经济学问题尚未有明确答案。
为此,国铭博思团队基于全国 124 家临床中心,大型随机双盲对照试验(CTS-AMI)加载药物经济学的数据,首次系统分析了通心络联合常规治疗的 “性价比”,为临床决策和资源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研究核心发现:短期减事件,长期更划算
研究纳入 3777 例急性心梗患者,分为 “通心络 + 常规治疗组”(1889 人)和 “安慰剂 + 常规治疗组”(1888 人),通过短期(30 天)、中期(1 年)和长期(终身模拟)分析,得出了一系列突破性结论:
1. 30 天:疗效更优,成本不增
事件减少:通心络组严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s)发生率仅 3.39%,显著低于安慰剂组的 5.24%(p<0.006),意味着每 100 名患者可减少约 1.85 例严重事件(如心梗复发、中风等)。
成本相当:两组 30 天总医疗费用接近(通心络组 3.86 万元 vs 安慰剂组 3.92 万元),(p>0.05)。
2. 1 年:少花钱,多获益
事件持续降低:通心络组 1 年严重事件发生率降至 5.29%,较安慰剂组(8.32%)再降 3.03%,长期保护效应显著。
成本可控:虽然通心络组 1 年总费用(4.44 万元)略高于安慰剂组(4.22 万元),但剔除通心络药费后,两组直接医疗成本无显著差异,且事件减少带来的后续治疗费用节省未被完全计入。
3. 终身模拟:每多活 1 个 “健康年”,更健康的生存时间
通过 Markov 模型模拟患者终身健康结局(基于中国人均预期寿命 77.93 岁):
通心络组患者终身可多获得 0.4 个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即更健康的生存时间),从 6.30 年提升至 6.70 年。
incremental 成本 - 效果比(ICER)为 1.24 万元 / QALY,远低于 2023 年中国人均 GDP(8.94 万元),属于 “高度成本有效” 范畴 —— 意味着每让患者多享受 1 年高质量生活,额外投入的费用远低于社会可接受阈值。
三、研究亮点: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备
作为国内首个针对中药辅助治疗急性心梗的大型卫生经济学研究,该成果的亮点体现在三方面:
数据扎实:首个基于加载药物经济学的全国 124 家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纳入近 4000 例患者,基线特征均衡,结果可信度高。
视角全面:从 30 天短期疗效到终身健康收益,结合 “硬指标”(事件发生率)和 “软指标”(生活质量),兼顾患者获益与社会成本。
方法严谨:采用国际公认的 Markov 模型模拟长期结局,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稳定性高(如当支付意愿超过 1.25 万元,通心络成本可接受的概率超 50%)。
四、通心络胶囊:中药现代化的 “心” 代表
作为研究的核心药物,通心络胶囊的亮点可总结为 “疗效明确、安全可控、经济可行”:
多成分协同起效:由多种动植物药材提取而成,含芍药苷、人参皂苷等活性成分,已被研究证实可改善心肌微循环、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靶向降低风险:不仅短期减少急性心梗后 30 天内的严重事件,更能长期降低复发风险,保护心脏功能(研究结果发表于JAMA杂志)。
中西医结合优势:作为常规治疗的 “好帮手”,在不显著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提升疗效,为不能耐受高强度治疗的患者(如老年、合并多疾病者)提供新选择。
结语
国铭博思团队的这项研究,不仅为通心络胶囊在急性心梗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 “疗效 + 经济” 的双重证据,更推动了中药现代化与循证医学的深度融合。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这是优化治疗方案的 “决策依据”;对于患者而言,这意味着 “花合理的钱,获更好的健康”。
未来,随着更多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开展,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像通心络这样的中药,在循证医学的加持下,为国民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注:研究成果来自《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2025 年最新发表论文,原文可通过期刊官网检索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