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锚定的未来产业中,具身智能位列其中。具身智能是拥有物理实体、能与环境实时交互的智能形态,它能捕捉温度、力感、视觉等多维信息,自主完成抓取、行走等动作。而要实现这些功能,机器人需在工程师操作下,采集并积累大量数据,形成属于自己的“程序”。
在江苏苏州吴中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不少企业会把自家机器人产品送过来,让它们采集数据、快速学习。机器人学得怎么样了?走,去看看↓
机器人学习“热火朝天”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学习,是指在工程师的操作下让机器人完成各种既定的动作,采集相关数据,后续再进行分析优化。
总台记者毛俊看到,一位工程师穿戴上外骨骼遥控操作设备完成夹取和放下的动作,外骨骼的关节和机器人的关节基本一一对应,整个操作流程很流畅。设备上一行行飞速闪过的代码,都是每一个动作过程中记录下的数据,包括位置、速度、力度、电流大小等。
记者所在的机器人训练中心,今年7月才启用。每天有几十个机器人,以及背后庞大的团队在这里进行相关的学习和数据采集。
机器人反复“练” 从有样学样到自己动手
在训练中心,有机器人已经在学习使用咖啡机,它最重要的部件是一双灵巧的手,每只手有11个关节,能实现抓握、推按等多种拟人动作。在手指的位置还有传感器,换句话说它不仅能和人握手,还能感知到在握手。
工程师戴上了动作捕捉手套,操作机器人学习使用咖啡机,相关的数据会同步导入服务器。机器人的摄像头会录制下操作过程,整个过程被拆分为若干视频片段,每一段视频对应着传感器记录下的各种数据,后续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更好地优化机器人的“程序”。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现在这个机器人能把咖啡做好,也能自己端过来。
机器人技能从量变到质变
机器人有时候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故障,程序也需要反复修改,工程师的焦虑不亚于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好在,机器人的学习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比如这个机器人学习使用咖啡机可能花了一个月,但在已有的程序、数据基础上,同型号的机器人再学习使用咖啡机就会明显提速。
勇攀科技高峰的路
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但解锁无限可能的未来
正是具身智能技术的一大魅力







